群體與個人的生活行為,會受到環境的氣象變化而不自覺地調整,為了生活的舒適與快樂,所需的物質、心理需求也會改變,如:夏天就是想去海邊、想要吃冰;冬天就想泡溫泉、想要火鍋;假日晴天就想遊山玩水、逛逛夜市、連續雨天就只想線上遊戲、晃晃賣場。
是消費者(客人)的你,通常就是這樣因應天氣來調適生活,但若你是各行各業的供應商(老闆),你肯定是會透過選料、備貨、促銷、廣告等方式來讓你的生意不再只是「看天吃飯」,而是「順天常賺」,這就是「氣象經濟」。
農業為百業之母,露天大地的生產供應與即期農產的市場需求,對氣象變化更為敏感。尤其近幾年氣候異常,該冷的時候不冷、該下雨時不下雨,植物生理亂了、農事決策錯了、農作選種暈了,甚至供給與需求經常亂了套,專業農事管理人紛紛表示「前輩的產銷管理經驗已不足以應付氣候變遷」,中央氣象局所提供是以一般大眾防災為目的的大範圍、片段式資訊,也無法滿足專屬農事上的損益精算、管理決策的整合客製化需求,因此急欲尋求民間「智慧農業科技」來幫助管理「天公伯」,也同時期待能減少勞力成本。
有了作物的生長環境數據與定時照片,進入「智慧」的第二步–研究作物生理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情況,例如:連續低溫程度如何影響嫁接花苞的成功率、連續高溫規模如何會影響裂果率、連續陰雨天對幼苗的反應、土壤溫度電導對營養吸收差異、日夜溫差對光合呼吸作用的影響、積溫積光值如何影響成長速度、高濕露水對作物病害發生潛勢、雨季環境對昆蟲族群的影響等等,甚至不同肥料農藥最有效果的施用天氣環境為何,都是需要結合農業科學研究人員,一起來讓數據說話。
有了作物的生長模型,接下來就要進入「智慧」最有價值的第三層次,導入高精度氣象預報數據,來預測作物即將面對什麼樣的氣象變化,進一步規劃出最好的時機點來執行做相對應的農務措施,例如:需要未來7至14天內不能出現10度低溫,才可安排花苞嫁接、春茶採收日要避開南風陰雨天、稻米收割日前2天不能有雨、施肥後48小時內不能有大雨、接下來氣溫長時間低於土溫的環境適合哪些農事、依據昆蟲活動潛勢高的日時與熱點來安排噴藥、提前用肥對抗即將來的高溫寒害、颱風接近是否搶收、溫室結構是否要加強等等,讓每次栽種管理的決策,都趨向損失最小化、利益最大化靠近。